第六百一十八章 危言耸听?-《逆水行周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前日,有司奏报天下户数近一千万户,大家还为此欢欣鼓舞,结果谁也没有想到,这不过是危机的开始。

    再过三四十年,大概在座的孙子辈或者儿子辈就能经历一场大乱。

    这是杞王危言耸听么?

    不是。

    人口快速增长的后果,是学者们通过有司统计出来的数字做出计算并给出的合理推断,即便没有这些数字和推断,与会人员都能想明白一点:

    天下承平日久,粮食连年丰收,粮价布价一直很低,这就必然导致人口增长速度加快。

    现在天下户数是一千万户,隔代翻一倍就是两千万户,满打满算是四十年时间,四十年时间,天下(中原地区)耕地面积能翻倍么?

    好像不太可能,那么,届时大限就要到了。

    两汉时,天下户数到了一千余万户后,没多少年便天下大乱,这可是事实。

    而现在,天下户数已近逼近一千万户,照这样的人口增长速度,再过三十多年....

    很显然,光靠开荒种地,种不出那么多粮食。宇文理进行总结,所以,朝廷必须继续开发荆湖地区,增加粮食产量,一年两熟的交州地区亦是如此,经营为大粮仓,输送粮食入中原。

    其次,持续对外移民,持续开发南中河套辽东岭南,在增加耕地的同时,安置快速增长的人口。

    从美洲引种的玉米,虽然目前产量不怎么样,但可以作为主食,且胜在耐旱,又能在坡地种植,所以,在南中两广等山多平地较少的地区可以开始推广种植。

    将来,等除虫菊种植面积足够大,驱蚊蚊香产量大增,向南洋移民势在必行,再往南,还有澳州,要尽可能把快速增长的人口,安置在新地区。

    宇文理的建议,大家都很赞同,想要缓解人口压力,长久之计确实就只能开边移民。

    而朝廷实际上就已经在做这些事,尤其南中开发,迄今持续了差不多二十年,效果已经有了,若通铁路,移民的速度会加快。

    宇文理继续说:耕地的数量,无法保证耕者有其田,那么,朝廷要尽量保证无地之人中大部分有活干,也就是用工商业吸纳闲散劳动力,让这些人可以靠着务工挣钱,养活自己和家人,不至于变成流民。

    可以说,开边移民是长久之计,发展实业以吸纳逐年增多的无地闲散劳动力,可解燃眉之急。

    那么,皇朝的国策需要进行调整,自古以来的重农抑商政策,重农依旧,以实业为主的商,不可再抑,要把农和工商,当做左臂右膀来用!

    经过一轮铺垫后,宇文理按照和叔叔拟定的策略,图穷匕见:工商,不可以再视为贱业,适当的管制当然必要,但朝廷也要立法保护工商业者尤其是实业者的正当权益!


    第(3/3)页